

香港的風水,大概可以從山和水去看。

香港的山脈,源自北面深圳梧桐山,一路南下到大帽山再分支,一脈向東的去西貢馬鞍山,一脈向東南經理魚門過海到港島最後往西伸延至太平山最後到港督府滙豐總部結穴。另外也有一組分支往西南到大嶼山。
市中心九龍和港島藏風聚氣,被南北兩組山包圍着,九龍有大帽山、畢架山、獅子山、飛鵝山,港島有畢架山、渣甸山、金馬倫山和山頂。
市中心地帶能夠藏風聚氣。
維多利亞港港闊水深,能夠承載遠洋航輪經過停泊。香港港灣的水從西北珠江河流入經過屯門、涉水門、鯉魚門再出大海。經過三重阻隔,流水緩慢。東邊出大海的位置,再由東龍島 稍為阻檔。所以維多利亞港極之能聚水,是著名的風水海港。
水貴乎慢慢流動,而且能夠夠聚集。
近年,香港市區發展做了不少新的建設,其中有些是影響長遠的風水格局。

東北方安達臣道石礦場擴展範圍。東北為艮,艮是人口。艮,需要秀美的山來穩固人口。東北方開山劈石,人口不安。
灣仔會展新翼,一個大型建築土地設置在維多利亞港中心一帶,難免堵塞了維多利亞港。加上尖沙咀、中環灣仔一帶,海旁兩邊填海工程,使維多利亞港風浪加劇。
市區的西南位置,就指西九一帶,多幢牙籤形大廈林立,其中 ICC 舉世知名。牙籤形大廈就是木的形象,西南屬於坤土。木尅土很重,社會緊張氣氛增加。
無論是青馬大橋,或是港珠澳大橋,都把西方的氣帶到西北,然之後經西九龍公路轉運到市中心。正西叫兌屬柔金,西北叫乾屬強金,故此兌乾組成了六七交劍煞。紛爭變得很多。
近年市區發展重點在九龍的啟德。東方屬於八卦中的震卦,震卦為強木。啟德建築群會有多楝牙籤形建築,和扁圓形體育館。牙籤形建築屬木,加強了震卦的堅強本色。震卦的特色,在原則性重、性格剛烈。無形中加強了硬頸固執的味道。體育館呈扁圓形,圓形屬金也引發金木交戰的紛爭。
這些都描繪了近年一些社會現象。
圖片:WIX,互聯網